耻:知耻方能不乱为

发布者:纪委办公室发布时间:2020-12-16浏览次数:45

廉与耻密切相关,顾炎武就说廉耻是“立人之大节”。为什么这么说?在我们了解了何为廉之后,我们再来看看八维的最后一项:耻。

对于“耻”,我们可以从两方面去理解。从外在方面来说,耻是指耻辱、可耻的事情,《说文解字》就说“耻,辱也”。在这层含义上,耻既是对不道德、不恰当的行为的贬斥和否定,也是对来自外界的侮辱表示不可容忍的内心感受。

《论语·公冶长》中说到,“巧言、令色、足恭,左丘明耻之,丘亦耻之。匿怨而友其人,左丘明耻之,丘亦耻之。”“巧言”指花言巧语,“令色”指伪善的容貌,“足恭”指过度的恭顺,“匿怨而友其人”指内心藏着怨恨而表面上却同他人要好,这样的态度和行为,是左丘明和孔子都“耻之”的。这是一种贬斥和否定。

而从内在方面来说,耻,更是指羞愧之心。小篆的耻写作:1111111。可以看到,耻的左边是耳、右边是心。耳闻过而心愧,耻就是指因言行过失而引起的羞愧之心。人若有耻,就能有所不为,知道什么不该做而不去做,就会因为要保持人格的尊严,而不屑于去做不道德的、不义的事,并且从感情上加以排斥。可以说,耻是一种去恶扬善的道德情感。

孟子将“羞恶之心”,作为“义之端也”,这个羞恶之心,就是羞耻之心,它是义的萌芽,有了羞恶之心,对不义之事、不义之举就会感到羞愧而不去做。

正因为如此,历代的思想家都强调人须有耻、人须知耻。孟子说:“人不可以无耻,无耻之耻,无耻矣。”(《孟子·尽心上》)意思是说,没有羞耻之心就太无耻了。朱熹说,“人须知耻,方能过而改”,人有了知耻心,就能不文过饰非,而是有错必改。清代申居郧在《西岩赘语》中则明确表示,人的各种道德行为都出自于人的羞耻之心:“耻者,百行所从出也”。

对于国家来说,有耻也十分重要。孔子就非常重视“有耻且格”的社会心理状态,他说:“道之以政,齐之以刑,民免而无耻;道之以德,齐之以礼,有耻且格。”(《论语·为政》)他认为,如果用道德来管理,用礼制来整治,民众不但有羞耻之心,还会人心归服,并且激发起迁善改过的意志。与此同理的还有明代吕坤说的:“五刑不如一耻,百战不如一礼,万劝不如一悔。”(《呻吟语》)顾炎武也指出,在礼义廉耻四维中,耻尤为重要,是礼、义、廉的基础和前提。

人不可以无耻。不廉则无所不取,不耻则无所不为。唯有有耻、知耻、明耻,方能不苟取、不乱为,方能严于律己,心存敬畏而慎独慎微。

来源: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

Baidu
sogou