习近平总书记日前在桐城市考察,走进历史文化街区,了解六尺巷历史及其传承,察看“桐城派”相关文物资料,对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、创新性发展作出重要指示。
小巷子,大智慧。位于桐城市区的“六尺巷”,虽只有百米长、两米宽,却是桐城乃至安徽最耀眼的一张文化名片。六尺巷承载着中国古人的历史智慧,要弘扬好中华民族传统美德,相互礼让、以和为贵,解决好民生问题,化解好社会矛盾,使我们的社会更加和谐。
借鉴历史智慧传承“枫桥经验”。近年来,六尺巷,已不仅仅是一处地名、一个典故,一张文化名片,还是一种新的工作方法。即,桐城市坚持和发展“枫桥经验”,将六尺巷典故的精神内核融入基层社会治理,构建了以“党建领事、礼让和事、村民说事、多元解事、网格管事、群力防事”为核心的新时代“六尺巷工作法”,着力推动“矛盾不上交、信访不上行、平安不出事”,努力实现“提升社会治理效能”的目标。
用好传承好新时代“枫桥经验”。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《决定》提出,坚持和发展新时代“枫桥经验”,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、法治、德治相结合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,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。透过现象看本质,新时代“六尺巷工作法”最大特点是发扬谦和礼让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,坚持古为今用、推陈出新,相互礼让、以和为贵,接地气、有人气,有温度、有力度,及时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、化解在萌芽状态,解决好民生问题,使我们的社会更加和谐。正如专家解读所说,这既是六尺巷文化在新时代的转化与创新,也是新时代“枫桥经验”有益实践。如今,桐城市已建成300个“六尺巷调解工作室”“新时代六尺巷工作法”广泛运用于社会治理、司法调解等各个领域,并走向全省、全国。
总结好宣传好新时代“六尺巷工作法”。群众利益无小事,但是群众工作又千头万绪。同时,社会治理又是一个系统工程,既需要用情用力推进,更需要用心领悟方法。而将六尺巷典故的精神内核融入基层社会治理的“六尺巷工作法”,不仅有利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德义、礼让、包容、和谐的美德风尚,也让中华文化沃土中珍藏的哲学思想、人文精神、道德理念,在新时代社会治理中焕发出新的光芒。实践证明,新时代“六尺巷工作法”可以把更多矛盾化解在基层、化解在萌芽状态,这将为基层治理提供鲜活样本,为共建和谐美好家园提供基层善治的源头活水。这就需要进一步总结好、宣传好新时代“六尺巷工作法”,进一步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治理深度融合、互生共进,实现以文化浸润人、凝聚人、影响人,让我们的社会更加和谐美好。